溪师范学院是云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,坐落于“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”、聂耳故乡——玉溪市红塔区凤凰路134号。学校秉承“至真至善致美致用”的校训灵魂,扎根滇中、服务云南,致力于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。下面内容是其核心特色与成就的概要:
一、历史沿革与进步定位
源起与升级: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玉溪师范专科班,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,合并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、玉溪师范学校等教育资源,升格为本科院校。
办学评估: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,2017年完成审核评估,2019年成为“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”。
规模现状:占地1014亩,全日制在校生约1.4万人,教职工968人;设16个二级学院,开设57个本科专业。
二、学科建设与教学特色
.优势学科
民族级特色专业:美术学(深耕民族艺术传承,建有“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艺术传习实验中心”,获非遗保护职业站称号)。
省级重点:环境化学、人文地理学、数学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,3个硕士点培育学科(美术学、体育学、化学)。
学科布局:以师范教育为基础,涵盖文、理、工、管、艺等9大学科门类,构建“应用型、差异化、本土化”培养体系。
.教学成果
课程改革:实施“面向产出”的课程评价机制,强化操作教学与行业对接。
平台建设:拥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10余个省级科研平台(如滇中分析测试中心、古生物研究所)。
荣誉奖项:连续13年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考核一等奖,获“全国文明单位”“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”等称号。
三、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
聂耳文化弘扬:设立“聂耳与国歌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打造“一研四传”思政品牌,推动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程。
民族文化创新:依托地域优势,开展民族民间艺术挖掘与传习,如滇剧、傣族剪纸等非遗项目,组织“美育浸润行动”服务乡村教育。
科研服务地方:聚焦高原湖泊生态保护、古生物研究(澄江化石地)、边疆社会治理等领域,近五年承担民族级科研项目30余项。
四、国际化与未来愿景
开放办学:与泰国、等东南亚民族共建20个海外实习基地,设立汉语言文化中心,入选“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”。
进步目标:立足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向“云南省骨干特色高校”迈进,强化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,助力滇中经济社会进步。
校园灵魂图腾
从聂耳故里的红色血脉,到湄公河畔的艺术回响;
从帽天山古生物的奥秘解码,到红塔书院的笔墨春秋——
玉溪师院以山川为纸、操作为墨,书写着扎根云岭、育才兴边的师范华章。
需了解招生细则或专业详情,可访问[学校官网]或[招生网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