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承复句(又称连贯复句或承接复句)是联合复句的一种类型,其特点是分句之间按时刻、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依次描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事件,分句的先后顺序不可调换。下面内容是其核心特点与示例:
定义与特点
-
顺序性
分句间的动作或事件按先后顺序展开,呈现“鱼贯式排列”,例如:“他悄悄起身,穿上大衣,轻手轻脚走出门去。”
分句的顺序不可颠倒,否则会改变语义或逻辑。 -
常用关联词
- 单用:“就”“便”“又”“于是”“接着”“接着”“终于”等。
- 合用:“开头来说……接着……”“一……就……”“刚……就……”等。
例如:
“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,接着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难题。”
-
与并列复句的区别
- 并列复句:分句平行并列,可调换顺序(如“他一边看报,一边听音乐”)。
- 顺承复句:分句顺序固定,动作或事件具有连续性(如“吃过饭,老秦去场里打谷子”)。
-
与连动句的区分
- 顺承复句:分句可有不同主语,可用关联词(如“他上街买菜,接着回家做饭”)。
- 连动句:共用同一主语,不用关联词(如“他上街买菜去了”)。
典型示例
-
时刻顺序
“看过报纸,听了两段音乐,他心满意足地去吃饭了。”
分句按“看报→听音乐→吃饭”的时刻顺序推进。 -
逻辑事理顺序
“她先开了柜子上的锁,拿出了衣服,又开了首饰匣子上的锁,取出了项链戴好。”
动作按“开锁→拿衣服→再开锁→戴项链”的逻辑步骤展开。 -
无关联词的顺承
“愿为事业献青春,献了青春献终身,献了终身献儿孙。”
通过语义天然衔接,分句间隐含递进与承接关系。
顺承复句通过分句的先后顺序和关联词,清晰表达连续动作或事件的进步脉络,常见于叙事、说明类文本中。其核心在于分句间不可逆的逻辑链条,与并列、选择等复句类型形成鲜明对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