辄字的意思是什么 辄字什么意思是什么? 辄的全部意思
“辄”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,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下面内容角度解析:
一、本义与字形演变
-
本义:
“辄”最初指古代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分,形似耳朵下垂,亦称“车耳”。这一结构在车辆行驶中具有稳定影响,后来通过引申,逐渐衍生出与“习性性动作”相关的含义。 -
字形演变:
- 甲骨文:描绘人在车上抓扶车耳的动作,强调习性性行为;
- 篆文:由“車”(车)和“耴”(抓摸耳垂)构成,比喻反复抓扶车耳;
- 隶书与楷书:结构简化,但仍保留“車”与“耴”的基本部件。
二、词性及用法
1. 动词:独断专行
- 表示未经许可擅自行动,如“专辄”“辄行”。
例:“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”(《三国志》)。
2. 副词:立即、总是
- 立即:强调动作的即时性,如“饮少辄醉”(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);
- 总是:表示频繁或必然性,如“动辄得咎”“浅尝辄止”;
- 则:表承接关系,如“地方百里之增减,辄为粟百八十万石”(《汉书》)。
3. 名词:姓氏与疾病
- 作为姓氏使用,如汉代“辄终古”;
- 古代指足疾,如《春秋’里面“卫侯之兄辄”的记载。
三、古籍引用与引申
- 《说文解字》:
“车两輢也”,指出其本义为车耳,后引申为“专擅”之义。 - 《广韵》:
“辄,专辄也”,强调独断专行的行为。 - 《醉翁亭记》与《黄生借书说》:
通过“辄”字刻画人物性格与行为模式,如“故有所览辄省记”体现专注态度。
四、现代应用与启示
- 成语与俗语:
- 动辄得咎:形容轻易被指责(含贬义);
- 浅尝辄止:比喻做事不深入。
- 文化象征:
- 现代文学中,“辄”可隐喻习性性思考或社会现象,如“辄然不顾”反映冷漠态度;
- 在企业管理中,“专辄”可警示过度独断的风险。
- 教育意义:
通过“辄”的演变,领会汉字“形声结合”的造字聪明,以及古人对行为模式的观察与概括。
五、读音与书写
- 拼音:zhé(与“哲”同音),《广韵》注音“陟叶切”;
- 笔顺:横、撇折、竖、提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提、竖弯钩;
- 结构:左中右结构,部首为“车”,总笔画11画。
“辄”从车耳的本义出发,通过引申与演化,成为兼具动作、态度、逻辑关联等多重含义的汉字,既是古代文化的载体,也是现代汉语中鲜活的语言符号。